色彩风格

因为敬畏 所以执着丨检察官王小英的办案故事

【字号:    】        时间:2020-10-23      

      
    本网讯(通讯员 汪光吉)王小英,武汉市检察院第四检察部检察官,一张娃娃脸上,眉眼弯弯,笑起来元气满满。不过,画风也转得很快,谈起工作,这位30+的女检察官给人感觉沉稳内敛,似乎有一股力量聚在她的眉宇间。

  从基层检察院到内设机构改革前的市院公诉部,再到如今所在的经济犯罪检察部,王小英一直坚守在办案一线,保持着始终如初的激情。被问及办案的激情来源,她说,是敬畏,敬畏正义、敬畏法律、敬畏生命。怀揣这份敬畏,十二年来,她办理的案件,无一起捕后不诉、无一起无罪判决、无一起撤回起诉、无一起漏罪漏犯。

  没有“性价比”的事,她做了很多

  市级检察机关办理的刑事案件,大多性质比较严重,案件判决结果多为死刑、死缓或者无期。正所谓“办的不是案件,而是别人的人生”,作为武汉市检察院刑事检察部门的检察官,王小英对这句话的感受更为深刻:“任何一个审查和认定的偏差、错误,都可能改变一个人的人生。审慎对待每一份证据、每一个诉求、每一个辩解,是检察官办案中应有的态度。”

  王小英曾办理过这样一起故意杀人案——被告人的笔录起始时间和讯问录像起始时间完全一致,但审查笔录中被告人唯一一次有罪供述,却没有在录像中出现。对于仅有一次有罪供述或者零口供的案件,要防止被告人翻案,关键证据十分重要。为了固定证据,她联系公安机关找来原始视频,仔细查看录音录像,从被告人被抓获时执法记录仪拍下的画面开始,到被告人进入讯问室接受讯问,再到讯问结束,十几个小时的同步视频,她硬是紧紧盯着电脑屏幕,一帧帧、一秒秒地看完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正式讯问开始前的一段视频中,王小英看到,浑身是血的被告人从杀人的中心现场被带进讯问室,民警问被告人:“你知道自己为什么被带到这里吗?”,被告人回答:“ 因为我杀了某某。”

  至此,王小英心里才踏实了,有且仅有的有罪供述确实出自被告人之口。“尽管有其他证据足以证实被告人的罪行,但我认为,把被告人有罪供述的实际情况查清楚,不管是对于被告人,还是对于被害人,仍是极其重要的,这样才能让人心服口服。”王小英说道。

  这些看上去没有“性价比”的事,在王小英眼里却是最应该做的事,她不遗余力地做了很多。比如说,不起诉案件的办理,每办一个都要比起诉案件走更多的程序、接受更多检查,付出更多精力。“但不管多麻烦,一想到诉与不诉将会带给被告人不同的人生,我都愿意去做。”听着王小英的讲述,记者看到,敬畏之心的力量,也是暖色的。

  她曾对经办的符合条件的大学生盗窃、留学生走私等案件建议酌定不起诉,让失足学子可以完成来之不易的学业;她认真对每一起案件的羁押必要性审查并提出建议,经领导批准改变强制措施后,一个涉税案件中的代账会计,能够回家陪伴患尿毒症十余年的丈夫更多时光……

  “当严则严,是我办理重大案件尤其是死刑案件时的心理定力。当宽则宽,是我喜欢的‘法的打开方式’。”在王小英看来,办案是用法律公正的灵魂去抚慰受伤心灵,恢复它的平静,也要唤醒误入歧途的灵魂重新自我珍重。这是法的温度,她敬畏这份温度,而正是这份温度,让她比想象中更热爱自己的工作。

  “敬畏在心里,怕也要去”

  “办理案件要有亲历性,有些事实的查明和内心确信一定要去实地勘察。”为了把每一起案件都办成证据链完整扎实的铁案,王小英说已记不清去过多少次实地看案发现场了。

  两年前,她受理了一起故意杀人案。该案中,现场目击证人通过图片辨认出了逃跑时从自己身边经过的被告人。但案发地点比较偏僻,当时又是夜晚,且目击证人与被害人有利害关系,其证据效力受到一定的影响。

  为了增加对证人辨认笔录客观性的内心确信,王小英根据现场方位图和照片,以证人方位为中心点,制作出详细的周边图,标注清楚当晚路灯及周边店铺亮灯情况。等到夜晚,她和同事赶到现场,站在证人当时所在位置,对比亮灯情况,并顺着被告人逃跑路线和方向不停地观察行人,仔细对比面部光影,分析是背光还是逆光。

  经过实地勘察,她发现,站在证人当时所处的位置,是能够清晰地看到作案人的面部特征,并做出辨认和识别的。由此,她增加了内心确信,证据链上的重要一环也被打通,案件得以顺利起诉和判决。

  在另一起发生在夜晚的案件中,实地勘察更是成为了驳斥被告人辩解的利器。

  这是一起“一对一”的杀人案件,熟人作案,没有目击证人,身受重伤的被害人在逃离过程中死亡。被告人及律师提出了被害人逃离时路遇行人求救却不指认凶手不符合常理等一系列辩解。

  既是熟人,为什么不说出凶手?一开始,王小英也想不通。在反复仔细阅卷并和同事一同进行实地勘察,且再次复核了所有证言后,王小英又一个人来到了案发地。“那天晚上很静,我沿着被害人当天逃离的路线走了一遍,想象着当时的场景,想象着被害人绝望的呼吸,就是在那种静谧中一步步走着的时候,我忽然想清楚了。是因为被害人受伤太重了,仅有的力气都要用来求救、要活下去,无暇顾及其他,这是生命的本能。”王小英回忆道。而这一点,也成了她在法庭上的阐述得到法庭认可的重要因素。

  “那么晚去凶杀案件的案发地实地勘察,怕吗?”记者问她。“怕,很怕。可是案件在手上,敬畏在心里,怕也要去,也得做。”王小英坚定地回答。

  160个G和一支口红

  2019年,武汉市检察机关内设机构改革,办案部门重新调整。王小英来到了武汉市检察院第四检察部,这是专门办理经济犯罪检察的部门。经济犯罪案件被告人多、事实多、时间长,法律关系错综复杂,案件办理有相当大的挑战性。

  在王小英在办的一起涉税案件中,主要被告人均为零口供,这给本来就复杂的经济犯罪案件办理带来更大困难。而仅侦查机关从数名被告人的手机、电脑等设备里恢复的电子数据(证据)就达160G。一座大山横亘在王小英和案件真相之间。

  为了仔细审查完这160个G的数据,王小英开启了长达一个多月的加班模式。她从被告人等持续几年的聊天记录中截取了近千条聊天记录、数百张转账记录、数百条银行短信通知,再分别与银行流水逐一做出对应,成功获取了零口供的被告人等参与犯罪的客观证据。

  所有的电子证据材料打印出来,有厚厚的五大本。开庭当天,当王小英将五大本电子证据一一开示后,原本零口供的被告人等纷纷表示认罪认罚,连之前对程序性问题都拒绝回答的第一被告人,都对证据予以认可,仅仅辩解自己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检察官的执着,使被告人等心服口服、认罪认罚,案件取得了良好的庭审效果。

  执着,体现在坚持,更体现在细节。

  在办理一起5人走私化妆品的案件时,王小英对近200批次的近百万商品进行了证据复核,哪怕是一支口红,她也将散落在多台电脑、手机及在线证据的采购单、小票、水客账单、入库清单、转账记录等证据一一罗列、甄别。经复核,她重新认定了每一名被告人的犯罪金额,最后,包括犯罪金额增加的4名被告人都自愿认罪认罚。

  “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应有担当”

  “认真、聪明、责任心强,工作有思路、有方法。”在同事眼里,王小英身上有太多优点。但在她自己看来,她只是执着,执着地追求事实的真相,执着地追求法律的正义。正是因为这份执着,让她无论面对什么工作内容,都有着内生的驱动力。

  刚到经济犯罪检察部时,领导安排她负责服务民营经济专项工作,面对完全陌生的任务,她没有丝毫犹豫就一头“扎”进去,迅速完成工作衔接,积极与各相关单位联系沟通;为了方便全市干警学习专项工作相关知识,她在内网开辟专栏,上传了从中央到地方的服务民营经济的相关政策、具体规定和典型案例;积极参与撰写基于武汉实际的系列文件,使服务民营经济在检察工作中细化、量化、可操作化。

  今年,武汉面临疫后复工复产和经济重振的重任,市检察院第四检察部牵头负责“充分履行检察职责,服务保障一流营商环境建设工作”。作为工作小组的成员之一,王小英又一头“扎”了进去——参与指导案例和调研;到相关企业进行法治宣讲;邀请专家评议经典案例;筹备新闻发布会和企业家座谈会,并收集、整理企业家座谈会反映强烈的问题进行专题调研和跟踪,力求为企业排忧解难到……点点滴滴的付出,有力推进了专项工作进展——新闻发布会、企业家座谈等活动成功开展,社会反响热烈,多家媒体进行宣传报道。

  聊起工作刹不住车,记者知道此文篇幅也不短了。但王小英最后说的一些话,记者仍想写在这里。

  王小英是北方人。在这个特殊的甲子年初,生活在江城的北方姑娘,流下了太多眼泪。“武汉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我驾车去单位,街上几乎没有人,昔日车水马龙的二七桥上空空荡荡,我忍不住泪流满面。毕业之后就来到武汉,在这里工作生活,成家立业。这里是我的家,是我为之奋斗的地方。”

  回忆起那段刻骨铭心的时光,王小英有些激动地讲述着……2月初,她第一时间响应单位号召,下沉社区防疫。她和同事们一起在社区值守,测量体温,收发快递、分发物资、买药送药、给确诊患者家属送物资……每一件都是小事,但每一件都会“较真”去做,尤其是协助小区封控,哪怕有时不被群众理解,受了委屈就算躲起来哭,也从未放松过防疫要求。

  与此同时,办案也不停摆,加班加点也要保证案件办理不超期不出错,再加上爱人也在执行抗疫任务,王小英把8岁的孩子送到父母家,几个月里唯一一次见面,是远远站在门外,张开手臂,与孩子隔空拥抱。

  “检察官的工作是办案,但不仅仅止于办案。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应有的担当。”王小英平静地说。“法者,天下之公器,善执者无偏无私;勇执者刚正无畏。”始终秉持攻坚克难的韧劲,怀着不服输的勇气投身检察工作,体现新时代检察官的担当,“因为敬畏,所以执着”的检察官王小英,将继续在挚爱的检察事业中奉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