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下午,谷城县检察院召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行业治理座谈会。会议以该院办理的一起某科技公司“网络软件”非法经营案例为切入点,邀请县委网信办、县公安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与县域内8家互联网企业代表共同探讨合法经营与行业共治。
会议由该院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刘献勇主持,县委网信办主任陈勇勤、县公安局网安大队教导员姜道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络交易监管股负责人汪昊出席。
会上,刘献勇通报了一起由该院办理的某科技公司“网络软件”非法经营案例相关情况,并详细介绍了该院与县委网信办、县公安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出台的《关于构建谷城县域互联网“监管+服务”一体化治理机制的工作意见》(以下简称《工作意见》)的背景、意义和主要内容。他强调,近年来,网络应用开发、直播电商等新兴业态快速发展,但部分企业因“流量焦虑”铤而走险,使用具有人工智能属性的“寄生式”软件等方式获取流量,这种行为不仅损害消费者权益,还可能触犯法律红线。《工作意见》的出台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合法公平的营商环境,防止企业违法违规经营,促进本县企业健康发展。
会议还组织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与会各单位结合真实案例,剖析了高科技、网络企业经营中的风险点,提醒企业务必严守法律底线。
“我们的网络名称被他人冒用,该如何维权?”
“网站安全硬件该怎么选择?”
“我们用心服务客户,却仍遭遇恶意投诉,该如何应对?”
在自由发言阶段,谷城大小事新媒体有限公司、襄阳天瓴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等代表道出了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境。
“建议企业立即固定证据,可通过公证方式保全侵权页面,并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或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若涉嫌刑事犯罪,公安机关可立案侦查。”
“推荐选用通过国家信息安全认证的硬件设备,定期进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
“企业可通过‘全国12315平台’提交不实投诉申诉材料,经核查属恶意投诉的,市场监管部门将依法纳入信用惩戒。”
针对企业代表们提出的问题,与会各单位分别从法律、监管、技术等角度逐一解答,并为企业提供了明确的解决路径。
“这次会议是一堂生动的法治教育课,让我们明白提升流量必须依靠原创性和优质服务,而非投机取巧。”“以前遇到恶意投诉只能忍气吞声,现在知道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心里更有底气了。”与会企业代表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会议最后,刘献勇总结强调:“今天的座谈会是法治警示课,更是发展共识会。希望各企业以《工作意见》为指引,与监管部门同心同向——既要做好创新发展的‘加法’,更要守住依法经营的‘底线’。检察机关将始终秉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与各职能部门携手构建‘预防——监管——服务’全链条治理体系,为本县互联网新业态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据了解,本次会议及共同形成的《工作意见》,是谷城县检察院联合全县相关管理部门,共同落实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和“服务支点建设 保护科技创新”专项行动要求的一项创新举措,为进一步持续服务市场主体和营商环境,依法保护高科技、网络创新企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谷城县检察院将持续落实《工作意见》和相关机制,盯住互联网、高科技领域“问题企业”和“企业问题”不放,引导地方高科技、网络创新企业共同合法有序经营,切实促进本地科技创新能力水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