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检察干警的业务素能,发挥传导带动作用,6月19日,谷城县检察院开展了“学员即教员”分享活动,让参训归来的干警走上讲台,将“独享”的学习成果转化为全院“共享”的知识财富。
“此次培训使我明白面对犯罪形态发生改变,我们必须革新理念,推动司法理念‘迭代进化’。”该院检察官助理马世聪分享了全国刑事业务骨干同堂研修的精华内容,“我们要筑牢证据生命线,树立‘体系化思维’,构建逻辑严密、相互印证的证据链条,确保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检验,切实做到‘立得住、诉得出、判得了、效果好’。”
该院民事、行政和公益诉讼检察部副主任刘新结合民事检察业务培训经历,分享了学习心得:“本次培训采用‘边培训、边研讨’的互动模式,组织学员围绕审判监督、执行监督、虚假诉讼监督、类案监督以及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应用等主题展开深入学习交流。学员们就如何发现监督线索、提升监督实效等实践经验进行了热烈探讨。作为一名基层民事检察人员,培训中的执行监督、虚假诉讼监督课程就像‘及时雨’,解答了我的很多困惑。”
初任公务员胡浩雯、聂梦真、李晶杰围绕为期7天的培训经历,分享了成长感悟。
“培训紧扣‘政治素养+专业能力’双线培养,既注重理论高度,又贴近实务需求。”
“培训课程紧凑且‘接地气’,实用的公务员礼仪、公文写作与办会实操课程,为我们高效履职打下坚实基础。”
“堰河村茶旅融合纪录片、五山镇《茶山情歌》等本土化教学素材,让抽象的‘为人民司法’理念具象为‘倾听群众心声’的实践智慧,也让我们明白了‘检察为民’的深刻内涵。”
“深入学习党史党纪党规,为我们筑牢了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扣好了从检的‘第一粒扣子’。”
干警们一致认为,活动中的分享见解深刻、富有启发性。这场“学员即教员”活动既是对培训成效的全面展示,也为检察队伍提供了充电蓄能的宝贵机会。
从业务培训的“司法理念迭代”到初任集训的“职业素养筑基”,贯穿其中的是“以学促干”的鲜明导向。谷城县检察院将持续推进“干部素能和办案质效提升年”活动,常态化开展“学员即教员”专题培训,促进学习资源全员共享,提升干警专业素养,持续强化检察队伍建设,以高质量履职推动检察工作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