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1日,谷城县法院刑事审判庭内,一场激烈的庭审交锋正在进行。与以往的庭审不同,此次庭审是一场由谷城县检察院和共建单位枣阳市检察院联合开展的“观摩+评议”实战练兵活动,通过“看、评、改”闭环机制,共促检察队伍专业化水平提升。
庭审现场:交锋激烈,公诉有力
随着法槌敲响,连某某涉嫌寻衅滋事案正式开庭。法庭辩论环节,辩护人提出被害人伤情轻微、被告人醉酒失控及被害人过错等理由,主张适用刑法“但书”条款,认定该案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
面对挑战,公诉人沉着应对,逐一精准回应:法律与事实已充分证成,明确指出伤情等级并非判断情节是否恶劣的唯一标准;醉酒状态不阻却刑事责任,更不能掩盖主观恶性;所谓“被害人过错”与证据相悖,互殴情节无证据支撑;民事赔偿不能改变犯罪性质或消除违法行为的社会危害性。
观摩干警纷纷表示,公诉人严谨的法理阐述、有力的论证和沉稳的庭审表现,充分展示了专业素养。
庭后评议:直面问题,“辣味”十足
庭审结束后,谷城县检察院刑事检察工作指导小组立即组织听庭评议,邀请枣阳市院干警和人民监督员参与评议。
“被告人拒不认罪且辩护人坚持认为被告人不构成寻衅滋事罪,我们通过充分的庭前准备,确保了庭审质效……”承办检察官廖文婷首先围绕该案的案件背景、难点、庭前准备等方面进行介绍。
“公诉人法条引用精准,回应沉着有力,但在举证环节,可进一步细化证据类别,避免冗长。”
“起诉书事实描述详尽,但需更加精简。”
“公诉人展现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辩论技巧值得学习,为我们提供了努力方向。”
……
参会人员围绕文书规范制作、庭审细节、办案程序等方面展开面对面评议。评议现场“辣味十足”,既肯定成果,也直面问题、坦诚建言。
人民监督员卫建军感慨道:“谷城、枣阳两地检察机关跨地区结对共建,通过观摩评议活动总结经验、查找不足、相互借鉴、共同提升,活动形式新颖,效果很好!”
闭环提升:共建共享,促进高质效办案
枣阳市检察院重大犯罪、职务犯罪、经济犯罪检察部副主任李雪虎在肯定庭审效果的同时,从“文书制作规范性”“庭审发言严谨性”“证据体系构建逻辑”三个维度进行了专业点评,并就规范庭审用语、抓住举证质证核心要点、进一步强化办案全过程规范等提出具体建议,为两院干警切实提升办案质效分享了宝贵的经验。
谷城县检察院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刘献勇在总结时表示:“大家的点评意见切中肯綮,弥足珍贵,我们将认真梳理、逐项整改,此次活动是一次契机,我们将在日常办案过程中更加规范、谨慎,切实提高办案能力。期待与枣阳市检察院持续深化共建,共同提升专业素养和履职能力。”
此次活动是深入贯彻最高检关于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襄阳市院刑事检察工作指导小组“1235”活动方案要求的具体举措,通过“庭审观摩常态化、实务演练场景化”,推动检察队伍专业化建设。
接续奋斗,笃行致远。谷城县检察院将持续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为目标,深化结对共建,在互学互评中锤炼公诉本领和法律监督能力,以更优履职成效提升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