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操作工的侥幸心理,一次违规的“拔管”,却让自己和企业付出了沉重代价……近日,谷城县检察院在办理一起污染环境犯罪案件时,通过“行刑反向衔接”机制,让涉案企业为管理不善“买单”,进而接受教训,全面整改,规范管理,促进了企业健康发展,实现了惩治与教育并重的法治效果。
图片由AI生成,与本文无直接关联
2023年7月1日,湖北谷城某化工公司硫化钡车间内,操作工张某某面对在线监测系统显示的二氧化硫超标警报,本该及时上报并采取措施,但他却因“怕麻烦”,违反管理规定选择了一条“捷径”——悄悄拔掉了工控机采样泵的进气管。这一行为导致废气监测数据无法正常采集,“数据造假”持续近1.5小时,被环保部门当场查获。
张某某因涉嫌干扰环境监测设施,被谷城县公安局立案侦查,并于2024年8月12日以涉嫌污染环境罪移送至谷城县检察院审查起诉。
经审查,检察机关认为张某某虽实施违法行为,但当日废气值经复检,结果并未超标,犯罪情节轻微,且具有自首情节,遂于2024年12月依法对其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
但此案并未因此结束。员工犯错,企业有责。张某某的犯罪反映的是企业管理中存在漏洞。为此,谷城县检察院承办检察官深入企业开展“法治体检”,针对企业法律盲区开展普法教育,并提出企业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督促企业及时整改。企业也迅速制定了整改方案并进行了全面整改,污染防治设施和在线监测设备恢复正常运行。
同时,根据“刑行反向衔接”的要求,谷城县检察院认为,张某某的“拔管”行为系职务行为,其所在的单位应承担相应的行政违法责任。遂依法向本县环保部门发出检察意见书,要求对企业违法行为进行追责,并提出可以根据整改情况从轻、减轻处罚的意见。
2025年6月24日,襄阳市生态环境局谷城分局采纳检察意见,对企业处以罚款13万元,并将张某某移送公安机关予以行政拘留。
“这次教训让我们深刻认识到,管理漏洞就是发展隐患。感谢检察机关的监督与指导,帮助我们避免了更大损失。”企业负责人表示,已全面升级内部管理制度,杜绝人为干扰环保检测系统,增设环保操作规范培训,坚决避免类似问题发生。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行刑反向衔接’机制既彰显法律刚性,又体现司法温度。”承办检察官强调道,“企业应时刻绷紧守法之弦,以依法依规经营,既守护绿水青山,也守护自身长远发展。”